帝寒金温:常听老中医说“气虚”,中医的「气」到底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0-09-11 17:11

      不知道道大家在学习中医的时候碰没碰到过这样的问题。就是有很多中医词汇和中医理论一听,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一深究,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盖高楼。所以,今天帝寒金温就给大家讲讲精气学说里的——“气”。

这个话题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像什么“先、后天之气”、“肾气”、“脾胃气虚”等等,都是经常听说、有模糊概念,但并不了解。


今天就来看看,“气”,到底是什么?

在中医学中,“气”是一种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打个比方,气的运行不息,能推动和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进程。但如果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两个人一起出来赶路,一个人啥事都没有,另一个人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现代人:你体力不行啊。

原始人:你咋气虚了呢?

在这里,能够增强体力的物质,或者说一类带有能量的,能增加生命活动活跃性的物质,我们就叫——气。


《寿亲养老新书》中提到:“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

也就是说,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

例如,我们煮饭,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锅里,过上3天的时间,米会熟吗?不会。但如果在锅下架起火来煮,那么半小时后,一锅米饭就可以吃了。


米还是当初的米,水也还是当初的水,一个冷冰冰无法充饥,一个香喷喷令人垂涎,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火。对人体而言,气的作用就像这锅底的火。人体正是由于这一份气的存在,才使脏腑运转起来,才使生命真正成为生命。


具体来讲,由于肺脏有气,肺才可以主持呼吸运动;心脏有气,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乱;脾脏有气,脾才可以主持胃肠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脏有气,肝才可以疏理气机让气的运行畅通;肾脏有气,肾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谢。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确实还是有道理的。


人体的气,就生命形成而论,源于先天之精气和后天摄取的水谷精气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生理活动作用而生成。

所以,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其来源有二,分别是“先天之精气”和“后天之精气”。

一、先天之精气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提到:“方其始生,赖母以为之基,坤道成物也;赖父以为之栀,阳气以为捍卫也”。意思就是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榍,父母之精气相合,才形成了胎。人始生,先成精,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


这种精气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质,禀受于父母,故称之为先天之精气。


二、后天之精气


后天之精包括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因为这类精气是出生之后,从后天获得的,故称后天之精。


三、气的功能

《医权初编》提到:“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01、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


人体的脏腑经络,赖气的推动以维持其正常的机能。

如血液在经脉中运行于周身,其动力来源于气。

气这种动力作用,由脏腑之气所体现,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依赖于肾气的推动;水谷精微的化生赖脾胃之气的推动等等。

02、温煦作用

气是机体热量的来源,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

其温煦作用是通过激发和推动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的。


人体的体温,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

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需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

血得温则行,气可化水,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都需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正常循行。


如果因为气虚,导致温煦作用减弱,则会出现畏寒肢冷、脏腑功能衰退、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迟缓等寒性病理变化。所以,气的温煦作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03、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

中医学中,用气的观点解释病因和病理现象,用“正气”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用“邪气”标示致病因素,用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侵袭来说明疾病的产生。


气盛则人体脏腑经络的机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气虚则人体机能低下,抗病能力减弱,易招邪气侵袭而为病。

04、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气能摄血,约束血液,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于逸出脉外。

2.气能摄津,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异常丢失。

3.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

4.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使之不过于耗失,以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活动。

气的固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脏腑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


气的固摄作用减退,必将导致机体阴阳、气血、精神、津液的耗散、遗泄、脱失。

05、营养作用

气的营养作用,指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人以水谷为本,水谷精微为化生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全身脏腑经络机能的基本物质。因此说,水谷精气为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其二,气通过卫气以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能通过营气化生血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其三,气通过经络之气,起到输送营养,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

06、气化作用

气化,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上,气化是气的运动变化,即阴阳之气的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形态的一切形式的变化。

在中医学上,气化的含义有二:自然界六气的变化和人体内气的运行变化。


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气化作用的机体。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气化等功能,虽然不尽相同,但密不可分,在生命活动中相互促进,协调配合,共同维系着人的生命过程。

《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到:“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

就是说,人体的气化运动是永恒的,存在于生命过程的始终,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化运动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如果气的气化作用失常,则能影响整个物质代谢过程。

如:影响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影响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等,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变。

关于“气”的内容分享,大家是不是感觉有很多东西突然就对上号了?认识到了“气”的重要性?


其实关于“气”,还有很多知识没讲,一次性说完估计大家很难消化,就留着下次再说吧!

“中医基础理论”的一系列分享,希望能让大家更好地学习中医,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中医的人,跳出“只求方,不懂医”的怪圈。


接下来,帝寒金温会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妙趣横生的现象来为大家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让每一个中国家庭未来对中医都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